松阳明清老街,一条平和而不失古韵的街道,晨有晨的味道,夜有夜的韵味。也正因为它特有的古色古香,如今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。74岁高龄的黄鹤松坚守了数十年的五金铺子就位于这条老街上。
每每有老主顾拿着上了年头的农具来找黄老维修时,闲坐在门口静静端详人来人往的他就会戴上老花镜,习惯性地将自己与店外的喧闹隔开,专心地开始干活。他的手艺好,为人更好……
1964年,黄鹤松18岁,生活在松阳一个普通的农家里。在那个吃饱肚子都成问题的年月,为了贴补家用,刚念了一年初中的他便辍学跟人学起了修五金的活计。
学成之后,黄鹤松便开始替乡里乡亲修铁锹、粪钩等农器具,由于为人忠厚,干活实诚,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。日子久了,回头客也多了,十里八乡都传开,当地有那么一个“修东西修到你满意为止”的小伙,他干的活儿没话说。
松阳是个茶叶大县,全县茶园无数,而喷雾机是茶农必不可少的工具。当黄鹤松看到不少茶农因为工具使得不顺手而犯愁,或因工具坏了耽误茶事后,他就开始一门心思钻研起了修喷雾机的门道。
这一修就是40多年,经他手修理过的喷雾机少说也有近万台了。当地茶农都知道,喷雾机坏了去找老街上的老黄修,一准没错。
手艺好、顾客多,收入自然不少吧?可老黄为何还守着老街上一个不起眼的方寸小铺呢?
一直以来,黄老都秉持着维修小物件不收钱,大物件少收钱的原则,更难得的是,如今房租、零件都涨价了,但他仍保持着十多年前的修理价格,这也是他那方寸小铺远近驰名的原因。
“现在大家生活好了,有人觉得,东西坏了,就买新的。不过,还是有很多老街坊喜欢顺手的老物件,只要他们有需要,我就会一直为他们修,直到我干不动为止……”当年的毛头小伙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,老街上的那个方寸小铺也历经了50余载光阴。然而,时过境迁,变的是岁月,不变的是黄老热心服务群众,实实在在为农户提供便利的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