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河南网 » 资讯 » 农机食品 » 正文

即墨探索农机农艺农牧深度融合 促进现代农机示范园绿色高质量发展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08-10 15:13  来源:即墨区农业农村局  浏览次数:159
核心提示: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,也是现代农艺技术的重要载体。农机农艺相融合

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,也是现代农艺技术的重要载体。农机农艺相融合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,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协调好农机与农业生产各行业之间的关系。

即墨区青岛盛发家庭农场是一家集养殖、种植、培训、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。基地创新工作思路,结合生产实践经验,走“农牧配套,种养结合”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。以高新技术应用,推进生产管理智能化。以规模化生产,提高劳动生产效率。以农机农艺农牧深度融合,助力现代农业示范园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
一、种养结合,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。

生态种养,秸秆粪污高效利用。基地奶牛养殖中的粪污处理一直是困扰牛场发展的难题,同时处理不好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。农场通过奶牛无害化饲养、粪污无害化处理、作物有机化种植等相配套的栽培经营模式,在培肥地力、减量施肥、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,也提高了作物的品质。引进了粪污处理机械,将粪污进行有机肥发酵腐熟,腐熟好的有机肥全部撒施于田间。降低了农田化肥的施用量和农业的生产成本,达到农牧配套的高度循环、实现了农业有机化生产和粪污资源化利用,对环境的污染也几乎降到了零。解决了过度使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、地力下降、作物品质下降的问题;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还田,秸秆还田难以做到半量或适量还田,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易造成播种不均匀,缺苗断垄,土壤悬空,耕层跑墒严重,透风伤根,病虫草害加重等方面的问题。基地流转土地300余亩,实施小麦玉米连作种植,利用配套小麦收获机的悬挂式秸秆压捆机,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对秸秆进行压捆收获,饲料化回收利用。联合周边合作社,引导合作社成员在收割机上加装秸秆压捆机,联系了外地秸秆利用客户,麦收期间进行秸秆统一收购,既实现了秸秆的适量还田,又为机手增加了收入。2017年合作社引进大型青饲料收获机械进行玉米全株青贮,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储备饲料的收储,保证了奶牛饲料的高质量。

二、新技术应用,机艺融合智能化

基地在引进农机化新技术、新机具的过程中,注重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引进和应用。依托“精准农业与智能农机”项目建设,合作社引进了联合收获机产量测产系统、GNSS全球卫星导航的固定基站,为两台拖拉机安装了自动导航系统。引进精准施药系统,改造了一台喷杆喷雾机,为小麦精量播种机和玉米精量播种机加装了变量施肥控制系统,安装了精准灌溉系统一套,基地实施智能化用水管理。通过精准农业技术与智能农业装备的应用,基地构建起了农机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与一体的现代农场管理架构,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,在节能降耗、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。结合小麦联合收获时的产量分布图、测土配方及人工取样,制定玉米播种的变量施肥的方案,与传统常量施肥相比,节约肥料约30%,产量提高约10%;通过变量喷药作业,与传统常量喷雾施药相比,防效明显提高,施药量减少约30%。

三、科学种植,农机生产标准化

积极推进小麦玉米连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,突出栽培品种、栽培技术与机械装备的集成应用,不断优化合作社机具配套,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,统一播期、株行距、施肥、灌溉和植保等,各环节机具配套前后呼应,对田间机耕道路进行宜机化改造,生产中突出化肥、农药的减量施用,实施精准灌溉,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,避免过量施用化肥,培肥地力,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力,为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生长环境。实际生长中,将小麦玉米放在一个栽培体系中来考虑,充分利用光热自然资源,通过农机农艺融合,良种良法配套,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因素的增产潜力。在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,集成小麦“高产高效品种+小麦宽幅精播+水肥一体化+一喷三防+机械化收获+秸秆打捆离田”和玉米“高效高产品种+等行距播种+水肥一体化+高效植保+中耕除草+青贮收获+秸秆青贮”关键技术。小麦玉米播种作业时,采用GNSS自动导航,提高作业质量和土地利用率,为后续中耕、植保作业提供了方便。在机具作业方面,通过农田管理信息系统,实现了农机作业智能化监测等远程运维管理。

近几年来,即墨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带动、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推动、示范基地辐射拉动、技术培训示范驱动,积极推进农机农艺农牧深度融合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。2020年即墨12家农机示范基地入选青岛市农业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,涵盖种植、养殖、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生产各领域,基地实施农机农艺融合,良种良法配套,围绕各自农业生产特色,引进新技术新装备,发挥辐射带动效应,推动全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向“全程全面、高产高效”发展。
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推荐产品
推荐信息